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拉麵]台南 宝来軒中華そば

今天我們來到台南

最近台南開了幾間有自己特色的拉麵店

常常來台南的我,當然不能錯過吃拉麵的機會


 宝来軒中華そば

一看門口就有復古的日本風格

等了大概五分鐘就進到店內了


進到店內牆上貼的一塊木板上面寫的一碗入魂!

好像在台北的拉麵店也有看過這樣的標語

用靈魂在做拉麵啊!


店內貼滿了復古的廣告與報紙 


我承認牆上的人應該都是沒看過的

年紀太小了


這應該就是所謂的昭和時代風格吧


還有很多手繪的電影海報

跟早期的台灣有很像


店內大概有二十幾個位子

這間拉麵店真的就是只有賣拉麵

不要期待有炸物還是炒飯之類的

連飲料都沒有賣

就單純的來碗拉麵吧!


來這邊當然是來碗豚骨拉麵

二號的MEGA豚拉麵$250


旁邊有冰水跟調味料可以使用

還好還有冰水可以喝,不然拉麵很鹹就真的會吃不下去了



我點的拉麵來了

擺盤還蠻漂亮的

豬肉蠻大塊的

配菜木耳,青蔥、玉子、海苔



來側面特寫一下,看起來很可口

評比時間

每個項目滿分是五顆星★

肉:★★★★☆

肉的部分還不錯,很大塊,份量算是剛好,吃起來不會爛爛的

湯底:★★★★☆

湯頭,我認為豚骨喝起來很豚骨,沒什麼腥味,也是偏鹹,建議配麵吃。

麵:★★★★☆

麵身不會太軟或太硬,可圈可點,可惜份量不多。

飽足感:★★★★☆

一碗拉麵大概就是平常一餐的食量,不會說很飽,很剛好。

湯沒喝完,還可以在台南吃點其他小吃

氣氛:★★★★★

人不多。不用太長的時間來排隊,很有昭和時代的風格。

服務:★★★★★

上餐速度算是快,用餐時間大概30-40分鐘。

價位:★★★★★

說貴不貴,不用服務費這點值得讚賞


下次來的話我應該會吃雞湯的拉麵,比百貨公司裡面的拉麵便宜一點

來台南如果小吃都吃過一輪了不妨就來吃吃看 宝来軒中華そば吧~

2017年9月11日 星期一

[拉麵]台北 麵屋壹の穴-魚介豚骨拉麵



這次我們前往拜訪的拉麵店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37巷22號

這間拉麵店離北捷的國父紀念館站蠻近的

這附近好像蠻多很有名的店家

我們來的時間是下午一點多,不用排隊

很久吃好吃的拉麵不用排隊了~


我們坐在吧檯用餐,空間比之前去鷹流東京醬油拉麵蘭丸二店大

大概可以容納二十幾個人

點了一碗二郎魚介豚骨拉麵$250元

魚介拉麵說真的,我應該算是第一次吃(三井製麵之前吃過但沒什麼印象,其實是第二次吃)

魚介拉麵主要是用了大量的魚貝類或豬大骨一同熬煮,一個魚為主要湯頭的拉麵。


其實本來要點二郎痛風拉麵$320元

不過,店員表示份量非常的多,沒吃過的話建議先吃二郎魚介豚骨拉麵就好


旁邊還有幾個桌子很明顯空間比蘭丸大吧~

麵來了

看到那個玉子可以比較出這碗拉麵是很巨大的


還有兩片很大片的叉燒肉 ,海苔

蔥花有兩種切法,還有大量的豆芽跟蒜泥


這碗麵的份量,麵本身的量大概是一蘭的兩倍

還有多到非常可怕的豆芽菜



一開始吃沒什麼味道,邊喝湯邊吃

發現其實還不錯

建議在吃之前先講湯淋到麵上面吃

或者是將蒜泥或其他香料攪一攪在吃

不然吃到最後面會很鹹

吃完之後真的覺得超飽的

有點到撐的感覺



最後我做一個評比滿分是五顆星★的話

那我分項評比

肉:★★★★☆

肉比一蘭好很多,很大片,有肥有瘦的叉燒肉,可惜就是肉少了點(下次吃痛風二郎拉麵)

湯底:★★★★☆

湯頭,我認為這應該試算接近沾麵了,只是底部很鹹。味道濃厚,蠻喜歡的。

麵:★★★★★

3mm粗的麵,麵Q彈,不死硬,也不會很軟。。

飽足感:★★★★★

份量很多,一個女生除非食量很大不然一定吃不完

氣氛:★★★★★

很有日式的風格,人不多。又不用排隊,很推薦來吃。

服務:★★★★★

服務很客氣,坐在吧檯,直接面對客人

價位:★★★★☆

我今天吃的$250的二郎拉麵,份量很多。覺得很划算,這個價位在台北市的大安區也算是合理。


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

[機車][保養]一台頂級的國產速克達(機車)五萬公里保養花費心得


2008年9月 我購入了人生第一台機車 光陽的Racing 125 

因為是前一千位車主有5000元精品可以抵銷現金

68500-5000=63500

含保險辦到好應該要65000元

到2015年12月這台機車的行駛里程到達5萬公里

平均一公升可以跑30公里左右

大概加了1666.7公升的汽油 一公升平均算30元的話

大概是50000元的油錢

每五千公里換一次空濾,每次花費300元的話 空濾花了3000元

我在三萬五千公里之前每一千公里換一次機油(包含300km第一次換機油),每次花費350元,所已花了12600元

因為後來發現機車會吃機油所以提前換油,三萬五千公里到5萬公里每八百公里換一次機油,
之後換比較高級的油一次400元,所以花了7600元

齒輪油每兩千公里換一次,25次,每次50元,共1250元

皮帶每一萬里檢查一次,我換了三條皮帶,每條平均1200,所以是3600元

火星塞大概每六千公里換一次,一次兩百算9次的話共花費1800元

油耗保養到目前小計79850元


普利珠我換過三次,大概是750元

大彈簧換過一次含工錢是500元

來令片換過一次400元

後股煞換過兩次400元

座墊整理過兩次共900元

龍頭的殼有更換過兩次共1550元

錢土除自己去材料行買來自己換650元

防燙蓋被別人撞爛過,換掉花450元

手把換過兩次,共450元

前叉內管,彈簧換過2800元

剎車油200元

裝後椅靠1850元(當年覺得很貴,現在破兩千多了)

燈泡換過兩次一顆350元,四顆1400元

之前後平衡桿被撞歪花了1800元去修

CDI 之前一直熄火以為壞掉,換掉花1850元 超貴!

油耗保養到目前小計95800元


踩發跟傳動蓋換過大概花1200元

後龍頭殼500元

熄火裝置壞掉更換250元

電瓶換三次 共2800元

油耗保養到目前小計100550元

輪胎的部分

前輪

2009年換瑪吉斯 M6102 1300元

2011年換 普利斯通 BT39SS 1750元(當年好便宜阿)

2013年換 登樂 MT601 1750元

2015年 換 建大 熱熔 1100元

後輪

2009年跟前輪一起換 瑪吉斯 M6103 1200元

2010年 瑪吉斯  MA-PRO 1500元

2012年 正新 C666鯊魚王 1400元

2013年鯊魚王中釘子換 SAWA MC31 1900元

2014年 疑似又中釘子換 MA-PRO 1800元(四年漲很多)

2014年10月 正新 龍胎C699  1300元(幫NAT老闆銷庫存)

輪胎花費小計15000元


大概就以上這些耗材花費,有忘記的在補上

一年的燃料稅(牌照稅0元)是450元,7年是3150元
油耗保養與輪胎,稅金的費用總共花費為118700元(十一萬五千五百五十元)

如果跟機車價格加起來為總共花費為182200元(不含保險)

七年又三個月平均一年要花費16372元在機車上(不含車價)

每個月要花費1364元在機車上(不含車價)


比先前算的一台國產二手的車一個月所需花費差了六倍左右

所以還是機車好養~

後記,五萬公里後弟弟接手

2016年後輪有換C666

還有後照鏡換過一邊

目前里程數大概五萬六千多公里那邊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心得]值得託付的日系國產車

我曾經擁有過一台日系國產大型房車大概三年的時間


油耗方面,我覺得還可以,一公升市區大概可以行駛是7公里,高速可以到13、14左右

這三年的平均油耗大概9.3公里左右

其實我以前一直覺得不太滿意,自從今年租了camry後

我發現其實汽油引擎2.0L大型房車的市區的油耗大概都這麼慘...

不過高速一樣的4速的camry省很多(不過引擎科技差了10年)

所以就覺得其實這個油耗可以接受



我接手的里程數是11萬5千公里,離開我手上時是15萬公里

三萬五千公里中

我花了多少錢在保養上呢?


2013年

四顆輪胎 10000元

1次定期保養 費用4000元

2013年保養維修支出14000元



2014年

內車門把手1000元

前傳動軸7500元

後輪軸承4000元

更換冷凍油跟一些冷氣維護 6000元 

兩次定期保養 費用11000元(一次大保養,一次小保養)

2014年保養維修支出29500元



2015年

前保險桿+烤漆(bmw技師進行施工)費用27000元

前面兩支避震器 費用8000元

啟動馬達 費用6500元

兩次定期保養 費用7500元

2015年保養維修支出49000元




2016年

冷氣整理 費用3000元

1次定期保養 費用4000元

2016年保養維修支出7000元



總共保養維修支出99500元





3.5萬公里/9.3公里*30(平均油價)=112903元

牌照燃料稅一年支出17440元

牌照燃料稅總三年支出52320元


總支出(不含保險與停車費)

264723元

一年支出的費用是88241元

一個月要支出7354元


一個月要支出7354元,加上保險大概也要個8千元以上

在二手日系車的方面我覺得是很好養了

歐系車載壞東壞西的時候是非常的可怕的

以上是我的保養油耗心得

感謝大家的收看

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拉麵]第一碗拉麵 大阪 心齋橋筋 金龍拉麵


吃拉麵多年...突然想我人生第一碗拉麵到底是在哪裡吃的?

回想了一下

第一碗拉麵是在日本吃得而且是在大阪


沒有錯啦

就是在大阪的心齋橋筋吃的


2008年的7月

第一次出國,來到了日本大阪

看到當年很紅的女星 星野亞希


還有很經典的地標跑步人 固力果


當年來到的就是金龍拉麵 有來過的人應該都知道

當年外地觀光客還很少

大陸人還沒看過


當下吃完覺得還蠻好吃的

印象中也沒一般的日本拉麵這麼鹹

一碗記得是600日圓 多叉燒的900日圓


--------------------------------------------------------------------------------------------------------------------------




直到多年後

2014年又回到一樣的地方




固力果健在


人潮依舊的多

又來到一樣的店


好像有點不太一樣的樣子 可能有分店的樣子

不過記得也是轉角


這次擺盤就沒有這麼漂亮...

吃起來味道也好像沒這麼好了

可能是這幾年來美食吃太多了?!

至少是我的第一碗拉麵啊~

不過肉還是很多就是了!

單純分享一下第一次吃拉麵的經驗


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台中 大遠百-米其林一星 添好運


添好運 一日攻略

大概在2016年

我決定要來吃看看所謂米其林一星的料理到底是什麼樣的味道



大概早上11點剛開店

就進到店內

發現已經有不少人坐在餐桌前面準備用餐


坐到位子上開始看菜單

發現這個價位其實還蠻合理的

我們就先點了幾道來吃看看


美味燜鮮竹卷

吃起來覺得也還好,但不到難吃 

$98 三個算便宜的


蜜味叉燒腸

吃起來跟平常在台灣吃到的腸粉內餡不太一樣

感覺蠻有新鮮感的

$128 也是三個 不貴~


因為來這邊都沒點青菜所以點了一盤白灼時蔬

吃起來其實還蠻像阿寶早餐店裡面的烤肉炒麵上面的生菜

$98 這盤吃超久的


香鬆炸豆腐

這道口感還不錯,外酥內嫩的

我蠻推薦的

價格上還行 $78



豉油王炒麵

這道炒麵上面的黃色類似淡的東西吃起沒什麼味道

麵本身偏乾硬

份量也是蠻多的,差點吃不完

價格我覺得算裡面CP值比較低的,$128



酥皮焗叉燒包

我看很多部落客都推薦這道料理

我也很期待!

外面是皮是有點酥

吃下去有一點點綿密

算是多層次的口感


可以看到內餡就是我們常看到的叉燒包內餡

裡面的料也是蠻紮實的

比前面某幾道好吃

$118這個價位有三個

今天最CP值最高應該就是這道

來吃記得要點哦


晶瑩鮮蝦餃

這道料理

看到裡面真的只有三個,我還真的有點愣住

不過皮蠻Q

蝦肉也是蠻有味道的

還不錯~

一個吃巧的概念

$138 這個價格在裡面也算高的

喜歡吃Q皮跟蝦子的朋友可以考慮

如果想吃飽的話還是點別樣吧~


鮮蝦燒賣皇

因為我本人超愛吃燒賣的

結果來這邊發現只有這道燒賣料理

我是有點嚇到

不過這道料理口感跟味道還不差

肉還算紮實

跟外面一個10-15塊的便宜燒賣有落差的

喜歡燒賣的朋友來記得要點哦

$128 好吃就值得了


最後一道料理是古法糯米雞

來的時候用荷葉包覆著


打開之後可以看到米飯跟內餡,還蠻香的

這道料理,我認為是這間店CP值最高的

因為它份量真的是非常的大

如果怕吃不飽絕對要點一份來吃

不過其實我對這道料理一直覺得很奇怪

他本身沒有吸滿荷葉的香氣

但現在回來看發現,它的名稱叫做糯米雞

那我就釋懷了,並不是荷葉雞

為了這件事情還特別去跟涵碧樓前點心師傅討論

他認為做法不一樣

一個是用蒸的,一個試用水滾的

有點像南部粽跟北部粽的概念

最後,我還是推薦大家去吃看看

畢竟價格不貴,不用特別飛到香港

來品嘗看看米其林一星也不錯

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

[拉麵]台灣第一家一蘭拉麵-台北本店攻略

以下是我對於台灣一蘭拉麵台北本店的心得跟給想去吃的人的一些建議。

首先是交通。一蘭拉麵台北本店的位於台北信義區微風廣場旁邊,搭台北捷運藍線(市政府站)跟紅線(101站或象山站)都可以到,但是要走一段路。

第二是時間。最好在早上的時段前往品嚐,否則排隊的時間一定都會超過一小時以上。裡面位子只有60個,一個人假設吃20分鐘(等候出餐,上廁所等時間),一個小時才消化180個人。更不用說還有大陸香港其他國家的遊客也會來吃。

第三,拉麵基本盤就是麵+湯+肉+蔥=288。菜單下面有個一蘭精選套餐134元,我們分析結果是沒有比較划算,還是挑自己喜歡的吃的餐點吧。拉麵是沒有附蛋的,先前在日本吃的時候蛋的部分也是要加錢。至於白飯58元就是看個人的需求。

第四是個人的口感。我認為跟日本的一蘭的味道是一樣的。吹毛求疵的話就是我覺得臺灣的叉燒肉比較好吃。我在日本吃的口感比較乾扁一點。
我認為一蘭的強項是麵跟湯頭,而非肉。肉的話我認為凪的叉燒肉比較好吃的。

能讓我喝完湯的日本連鎖拉麵真的沒幾家,湯頭的部份跟所謂以前為了給港口搬運工人吃的拉麵始祖中華拉麵已經不一樣,那種拉麵湯是很鹹的(工人補充身體流失的鹽份)。

湯頭厲害的還有去除了豬肉的腥味,我吃過一間日本拉麵整體上拉麵是好吃的,但是他的店裡面充滿的豬肉的腥味,湯頭也是豬肉味非常重。一蘭的部份不用擔心。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湯頭,我想這就是臺灣人很喜歡一蘭的原因吧。

第五是價格。我記得我在日本吃的一碗基本盤是780日幣(220台幣),價格的確是比日本當地價格高。說貴不貴。台北比這個價位高的拉麵比比皆是,但是我也是有吃過價格差不多,可以免費加麵,叉燒肉的份量是一蘭的好幾倍的拉麵,不過那間拉麵吃完會覺得快中風的感覺(油脂,濃郁,肉太多)。一蘭屬於吃完沒有什麼負擔的。

第六是一蘭沒有一成服務費。很多在台日本連鎖餐廳都有服務費,別看這一成服務費,隨便加點一些餐點,服務費可能就4,50元!
我一個朋友常常開玩笑說自己端盤子跟收東西,可以不要收服務費嗎?說真的那一成服務費真的有進到服務人員的口袋嗎?只有老闆知道。

第七是心態。假如你來吃一蘭單純只是炫耀跟風,那別去了,無法品嘗食物的美。那還是去別的地方。留給真的想吃日本拉麵卻又無法或不能出國的人吧!

第八是不同與看法,我認為臺北一蘭拉麵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票卷的自動販賣機跟服務人員是臺灣人跟日本人。我去日本吃的時候大概是晚上11點都要排隊了!

大概排了二十分鐘。而且來吃的人都是日本當地的民眾。別再說去吃的都是臺灣人了,還有在日本一蘭拉麵根本沒人在吃這種話。
感謝大家耐心的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