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hond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hond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2019台北新車大展-HONDA&SUZUKI CRV&swift sport體驗


2018年很快的又到了尾聲

又到了台北車展的展期

今年還是不能免俗的去看看這次的車展

這次算是小車展

內行就知道大型車展是兩年一次

今年首先來到了本田的展區

NSX就不容我再介紹一次了

有興趣的話就回去看我之前寫的另一篇NSX的介紹文(<---此為連結)

今天來本田的展區主要看的車款是C-RV


CRV大概是今年度話題最高的SUV

113萬的價格你想到得主動安全配備都有配上

進到車室看到中控台

它的設計感算是有層次感的

中央扶手內部還有一個不小的置物空間


坐到後座初步估計膝部離前椅背有一個半拳頭以上的距離

算是蠻大的

有後冷氣出風口


這代CRV終於把我最在意一項配備放進來,就是電子手剎車。

其實還蠻討厭腳踏式的手剎車

還有keyless的功能


2019年式的方向盤,一定有ACC(跟車)的功能

本田的方向盤一向設計都不會太差,這個方向盤算是蠻理想的

可惜在車展無法試到CRV這顆1.5公升的渦輪增壓引擎

不然他的馬力193匹其實還蠻期待的


本田這次當然不免俗的也展了他今年發表的重機

CB各系列車款


這台重機在鄉下能見度其實還蠻高的,很多中年人很喜歡騎這台


之後來到了SUZUKI的展區

SUZUKI這次主要來看的車款為swift sport

也算是今年的重點車款


搭載1.4L的渦輪引擎

馬力140匹

官方數據0-100大概在七秒達成


坐進車內,就發現這台車不太適合我

椅子太包覆了

感覺比較適合瘦瘦的日本人身型

而且椅子其實有點陽春

為織布椅的型式

可見80.8萬這個超值的價格勢必要有所犧牲配備


內裝看起來是有比一般的swift熱血一點

不過這個主機有點陽春

看在80.8萬還是算了,不能計較太多


swift sport設定畢竟是小車

不能要求太高

中央扶手看來也是沒有的(個人很在意這個)



看得出來swift sport還是盡量的營造出熱血的氛圍

我覺得隱藏式門把還蠻帥的不過,開門其實蠻難開的

還有一點swift sport並沒有ACC跟車,真得是有點可惜

隔壁棚的skoda fabia 69.9萬就標配ACC跟車

swift sport應該還是以國產小車為主要競爭對手所以沒有搭載

最後swift sport在歐洲撞擊測試只有拿到三顆星也是蠻可惜的

最後其實swift sport還是有很多優點,性價比應該是我認為最高的小車

如果我現在還23歲我可能就會選這台車來當作我的首選車款

現在的話至少還是選到一台比CHR大台車款為考量。


最後就以SUZUKI的SHOW GIRL做為END

我是華仔,我們下次見~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老車]Honda Accord 五代K7


今天簡單的來介紹一下 本田 第五代的雅歌


代號k7

這台車為國產車型

是南陽所生產製造的



這台車搭載的引擎是

SOHC的2.0L直列四缸引擎

馬力為135匹在5700轉發生

扭力為18.5kgm在五千轉發生


車尾燈的造型已經跟第四代雅歌有明顯的差異


車側輪拱有鍍鉻飾條當時是一種高級車的象徵



車尾當然有這個迷人的標誌


從車尾可以看XEi 表試著這台車的等級

應該是最頂規


後門窗戶旁寫的Accord

可能是要提示路人這是一台雅歌喔

不是喜美 


進入車室

發現Accord真得是很有美國味道的一台車

坐椅坐起很舒適

而且可以把椅子退到很後面


很難想像1995年的車有四個電動窗當年應該算是很高級的配備


方向盤應該是沒有安全氣囊

我猜是國產化拆掉了


里程數 十萬

你沒看錯,的確是十萬公里!


中控台是不對稱造型的

按鈕簡單易懂


自排的排檔頭,因為年代已久,已經更換整理過了。




最後再後座發現有一個亮點!中央扶手有設計杯架,覺得很貼心

最後試駕的部分

本來想拉轉看看

看有沒有像fit那種高轉尾勁

結果很快的拉上去

發現高轉區沒什麼動力,反而是低中很平順

之後回家一直查發現原來下一代雅歌k9才有搭載vtec引擎

真的是可惜了

不過這台車底盤還算蠻低的,操控性還算不錯。

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排氣管聲浪

踩油門就轟轟叫的

覺的還蠻兇猛的,讓心靈馬力提升了不少。

這次的試駕也完成了我想體驗K7的夢想

但是也讓我對k6 k8這個世代的本田車型幻滅了

畢竟當年的本田車體剛性真的不太行(可能是國產化偷掉了)

剛性大概有點像是當年march的感覺

不過也成為我目前開過最早期的一台本田車型

期待下一次的試駕,我是華仔,我們下次見~

2018年8月16日 星期四

[汽車]本田魂的巨獸!Honda Accord 八代


說到honda這個品牌最經典就是他的高轉NA引擎跟賽車的雙A臂懸吊

1990年代是本田最風光的年代

曾經在1987-1991間連續獲得F1的冠軍

下放了很多賽車科技到市售車上

讓人只要一提到本田就有澎湃的熱血湧上來

不過,今天我要介紹的車款本田accord車系中最後搭載前後雙A臂的車款

accord(雅歌)八代


雅歌八代也是雅歌車系中歷代以來最大尺寸的車體

軸距 2800 mm 
車高 1475 mm 
車寬 1845 mm 
車長 4945 mm 

第一次坐到裡面,真的感覺到車室空間不會輸給CRV4代


今天我們看的車型是2.0L的車型

以當年的售價89.9萬可以買到這麼大台的車真的是十分的划算

尤其是在雅歌九代129萬~145萬的價格開賣之後

才會發現八代的超值

更別說現在的水貨商十代雅歌了(159-209萬)!

看到中控台的凸錠音響不禁讓人想起civic9代跟CRV4代的中控台

也是這樣的設計

這個設計,真的是讓人不太習慣


接著看到馬鞍座,本田的轎車還是將排檔桿設計在這邊

這個小巧玲瓏的型狀不禁又讓我想起賓士W210的排檔桿

真的是讓我嘴角上揚,因為這一代同期camry排檔桿也長得很類似

同時跟W210致敬!


以我身高181cm來說,副駕駛座坐起來不會讓人覺得卡腳

整體空間讓人很滿意


跟車主聊了一下

他這台車裝了18吋的大腳

所以油耗方面其實沒有說很優異

不過對他來說開本田的車本來沒有打算要省油的意思

途中一直踩油門讓我聽VTEC的聲浪


不過在行駛途中

雅歌隔音的確還是比本田大部分的車型好上許多

甚至我認為VTEC的聲浪有點小聲(被防火牆阻隔)

可能之前開FIT隔音太差,VTEC聲浪很大聲 


車主也裝了電子避震器

整台車的底盤回饋我認為是可圈可點!

雙A臂+五連桿真的是無話可說

不過認真覺得開路面品質有差的路段其實底盤有一點跳,也算是一種硬派風格


車主也有提到他有一天去北宜晨跑的時候

遇到911跟一台BMW

他死也不讓的

硬不讓他們超車

在一個彎道前驅車的特性,推頭(雅歌這麼大台真的是非戰之罪)

失控差點撞到山壁

最後差點掛采(不然我可能就不會遇到他了)


RR(911)跟FR(BMW)的車跟accord這種FF的車真得是很難跟他們對抗

尤其是動力又跟他們如此的懸殊(應該要開3.5L跟他們拼的{誤})


車主有提到說他有考慮過要換車

說真的車況大概還可以讓你開到30,40萬公里沒問題

到時候應該車主存到錢可以買K20C(accord 10 2.0T)

最後如果有夢我真的會想買一台本田來開!

本田是一個有夢的車廠!

The power of dreams!


2018年4月15日 星期日

2018台灣新車大展-Honda NSX 大和油電超跑


台灣本田在這次車展終於展示了NSX(New Sportscar eXperimental)

去年記得他們借給媒體試駕的時候被某家媒體撞掉

經過了修復之後應該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台NSX

其實這台NSX算是第二代的車型

動力採用一顆3.5L的V6雙渦輪引擎以及前軸有兩顆馬達跟後軸一顆油電混和系統的馬達

動力輸出高達581PS和65.8kgm

0-100的加速大概在3.3秒左右


車頭看過去真的是十分的乖張


車尾就比較斯文收斂


從車側看起來NSX很低扁流線


其實這次車展台灣本田有開放民眾可以乘坐看看NSX

當然我也不會放過這次的機會!


終於輪到我了!

NSX大門彷彿在歡迎我

車身十分的低,第一次坐上超跑,坐姿比一些平民跑車還低


坐進車內

看到一個不常看到的本田方向盤

當然不常看到,這是一台超跑呢!


中控台與中央鞍座

設計簡潔

排檔也改成按鈕式,還有動態模式的旋鈕


內裝幾乎都是用皮革包覆

很有質感

坐上去真的很讓人流連忘返

本田真的是一個讓人可以安心做夢的品牌

ゆめ就是本田的品牌精神

我是華仔,我們下次見!